大连:从供给侧发力 缓解城市道路拥堵
编制部门: 编制人员: 编制时间:2017-02-17 09:25:07 点击:8118

      一些城市提出车辆限购、限号、限行等被动的方法解决堵车问题。大连市政协委员安俊华认为,可以变换思路,从供给侧发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调研显示:交通流不稳定,出行速度和自由选择度受较大限制

      大连海事大学曾经做过一个专题调研,得出结论:大连市路网服务水平为四级,出行者的出行速度和出行的自由选择度受到较大限制,交通流处于不稳定流的状态,交通流量一旦稍有增加就会产生交通拥堵。增加大连城市交通道路供给总量约557.38km,交通流处于稳定状态,基本实现大连城市交通供求。

      调研中发现,目前全市道路建设大多是主干道路进行拓宽改造,而道路密度并没有增加,特别是西北部地区的道路密度严重不足,车辆出行时路线选择的自由度相对较低,车流只能集中在几条主干道路上,路网配置失衡,缺少必要的分流路线。一些新建的小区或一些小型建筑占据了原有的道路,形成了无头路,影响了路网的完整性,造成交通拥堵。

      委员建议:从交通供给侧出发,多种解决思路

      安俊华从增加道路、科学规划、智能交通、公共交通等几个方面的供给侧出发,提出了不少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思路和建议。

      增加道路:1.新增主干道路。一些已经规划很久的道路诸如山东路、中华路延长线等工程应该尽快开工,同时每年还需要新增街巷路及拓宽街巷路,使街巷路能承载更大的交通流量。2.T型路段贯通。大连市城区T型路非常多,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将一些T型路口通过平交或立交的方式进行互联,能起到快速分流车辆的作用。3.增加穿越铁路线的公路建设。大连火车站处于城市中心,目前可以穿越铁路的公路间隔距离很长,造成某些通行地点即便就在铁路线的对面也需要绕行很长时间才能穿越。穿越铁路沿线的公路建设需要协调铁路部门才能进行,这虽然是个难题,但会收到实效。

      科学规划:1.改变现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目前,全市就业区与住宅区严重失衡,导致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拥堵严重。现代科学的规划理论愈发重视城市各类活动的混合,建议将土地利用模式改为混合土地利用模式,与城市发展的总进程相结合,为城市居民建立功能混合社区,提供就近出行的城市条件,可以通过控制区域住宅比例来均衡城市功能区的分布,进一步实现城市土地的混合利用。2.落实交通影响评价体系。全市已经出台《大连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但尚未形成制度。建议将交通影响评价机制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将过程规范化。明确规定评估的各项指标,对建设单位所提交的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批,赋予交通影响评价机制一票否决权。在建设项目对交通系统影响显著时,必须对项目重新进行选址。3.新的建设项目坚决不能占用道路资源。当连贯的道路被开发项目截断后,路网连贯性受到破坏,必然经常产生交通拥堵。今后开发建设不能占用或截断已有道路,保证各道路的分流作用。

      智能交通:继续建设实时监控、信息发布系统,并在多路段、沿线范围内扩大安装信息屏,让出行者对各道路的路况有及时的了解。充分利用道路信息采集系统所得的信息,对城市交通进行动态分析,为交通组织、管理、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使各支路、辅路能够分担主干道路上的交通压力。

      增加公交供给:要保证公交线路的均衡分布,避免出现公交线路重复、空缺,并对大连市区主干道上的公交线路进行优化和调整,增加公交通行密度、设置合理的港湾式停靠站和一体化的交通枢纽站。设置袖珍公交、专线公交等措施来满足商业区或旅游景区的出行需求,实现内外交通分流,满足各类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