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运营安全分析与改善-以沈阳为例

陶世宁 梁禹民 王志成


期刊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现代有轨电车投资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如何保障现代有轨电车运营安全是建设和发展有轨电车所面临的问题。以沈阳市现代有轨电车建设运营实践为例,首先介绍了沈阳市现代有轨电车近远期规划方案,根据现代有轨电车开通后的运营实践,从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事故原因等方面分析了现代有轨电车的事故特征,并从交通标志标线、交通安全设施、交通信号、交通组织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针对不同事故进行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在经过有轨电车运行初期(前3个月),并配合交通安全改善措施,现代有轨电车的事故数量明显减少,尤其是机动车与有轨电车的碰撞基本消失。

 

关键词:交通规划;公共交通;有轨电车;运营安全


1引言

 

近些年,伴随着国内公交优先发展策略的实施,国内一些大城市在改善现有公共交通的运营管理条件的基础上,希望通过引入新的更高效的公共交通方式改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地铁成为一种国内大城市的首要选择,希望通过修建轨道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分担率,减少地面交通压力。但是地铁建设、运营成本高,且需要形成一定的网络规模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而相对轨道交通,近些年在国外广泛发展的现代有轨电车则是一种能够供高质量的公共交通服务、降低交通拥堵、改善空气环境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交通方式,目前已经成为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有轨电车在国外的稳步发展及成功的应用经验,也促进了我国对有轨电车系统的规划建设。目前,截止到2013年底,已有天津、沈阳、大连、上海4个城市开通6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线路总长度达93.8KM[2]。同时,广州、南京、苏州、深圳、珠海等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有轨电车线网。中国已经成为现代有轨电车投资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然而,现代有轨电车与地面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在同一平面运行,不同方式间存在冲突,运营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安全问题。因此,研究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安全,对于正处于快速建设发展有轨电车阶段的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沈阳市是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系统建设速度最快、建设规模最大并且实施网络化运营的城市。本文将以沈阳市现代有轨电车系统运营实践为例,对现代有轨电车的安全事故特征及改善措施进行研究。

 

2规划概述

 

根据《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浑南新区位于城市的主城区内,规划定位为:“沈阳市城市空间和功能完善拓展区”、“高新技术和新型产业聚集区”、“城乡统筹首善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2013年8月第十二届全运会在沈阳召开,浑南新区作为全运会的主功能区,分布十余个比赛场馆,根据南京、济南等城市全运会成功举办经验,地铁、快速公交(以下简称BRT)等大运量公共交通在全运会期间将主要承担输送游客及运动员的职责,沈阳亟需一种高品质的公共交通为全运会服务。现代有轨电车在运营速度、运力、能耗、环保等方面优于BRT系统,建设周期是地铁的1/3左右,施工工艺简单,运营速度、能耗、环保等方面与地铁相近。所以,现代有轨电车更加符合新区的发展定位和现实需求。

 

表2.1 BRT、地铁、有轨电车对比分析[3][4][5]


3运行实践

 

沈阳浑南新区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定位为承担中短距离客流出行,为地铁接驳客流,与地铁构成“地铁为主骨架,现代有轨电车为区域补充” 完整灵活的轨道交通系统。2012年2月17一期工程4条线路在浑南新区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7月,一期工程建设完成,进行试运营;2013年8月15日,一期3条有轨电车线路(1号线、2号线、5号线)正式开通,全长48.1公里。

 

截止2013年底,累计载客200万人次,日平均客流量为9000人次,日均发车301次,平均行程车速21KM/小时。

 

3.1轨道布置形式

 

沈阳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采用专有路权和混行路权两种形式。专有路权道床47公里,全部在绿化带上行驶。混行路权道床12.4公里,主要设在平交路口、下穿桥梁等路段。

 

线路大多位于路中敷设,其中:在无中央绿化带的白塔大街、金辉街等道路部分区间线间距采用4.3米,车站线间距采用5.8米;在全运北路有中央绿化带的地段,区间线和站间线间距都采用5.8米。


图3.1现代有轨电车横断面规划图

图3.2 有轨电车道路横断面实景图

3.2站台形式

 

全线站台主要采用内侧式站台,上下行站台分别设置在路口的两侧,利用路口过街满足乘客上下车的功能。站台端部距离人行道不小于15米。站台宽3米,长35米,站台不设任何设备及管理用房。

   

图3.3有轨电车车站及乘客进站流线

3.3 运营组织

 

采用半独立路权(路段内专有路权,道口共享)。运营初期、近期1辆独行,远期2辆编组。驾驶模式采用人工驾驶。调度指挥方式采用控制中心人工调度。线路折返方式采用人工驾驶折返。售检票方式,持一卡通卡乘客,车上刷卡检票,无卡乘客上车投币。

 

有轨电车内置道路信号灯控制系统,当车辆距离路口50米时,车内控制系统对路口的智能信号灯发出控制指令,有轨电车通行方向上的红灯就会变为绿灯,保证了现代有轨电车优先通行。

 

4运营安全研究

 

沈阳现代有轨电车从2013年10月开通至2014年5月,累计发车69120多次,运营总里程110.6万公里,共发生各类交通事故32起,11人在事故中受伤,无重大交通事故。

 

4.1安全事故特征分析

4.1.1事故冲突对象特征

 

根据交通事故碰撞对象将交通事故主要分为5类:有轨电车与机动车车辆碰撞、有轨电车与非机动车辆碰撞、机动车辆碰撞电车辅助设施、有轨电车刮碰侵限物损伤车体和其他安全事故。 其中有轨电车与社会车碰撞比例最高,共发生13起,占总事故的46%。

图4.1有各类交通事故比例

4.1.2事故发生地点特征

 

分析事故发生地点可以判断有轨电车事故多发地,从而针对事故多发地进行相应的改善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有轨电车与机动车、非机动车碰撞全部发生在交叉口处。这主要是由于在信号交叉口有轨电车转向与机动车、非机动车转向存在冲突,容易引发事故。因此,需要在有轨电车经过的交叉口采取针对性的提醒或控制措施,从而避免事故发生。

 

4.1.3事故发生时间分布特征

 

沈阳市是我国第一个大规模网络化运营现代有轨电车的城市,城市居民对于有轨电车的引入相对陌生,而针对有轨电车的交通管理措施也刚刚起步,有轨电车驾驶员的培训机制还不成熟,所以在运营初期需要一定时间的适应期,但是随着开通时间的增加,有轨电车的运营日趋成熟,事故发生的频率也会随着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有轨电车开通时间增加,事故总量明显减少,其中开通第1个月发生的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量的30%以上,开通5个月后,只有机动车碰撞有轨辅助设施和有轨电车刮碰侵限物两类事故偶有发生。

 

 有轨电车与机动车碰撞:随开通时间增加明显减少, 8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有轨开通的前3个月。

 有轨电车与非机动车碰撞:只在开通的第三个月发生1起,可能为偶然事件。

 机动车撞击有轨辅助设施:随开通时间增加明显减少,但至今仍偶有发生。

 有轨电车刮碰侵限物损伤车体:随开通时间增加明显减少,集中发生在有轨开通后的前5个月。

 其它事故:3起石子击碎电车玻璃事故,未见明显时间特征。


图4.2交通事故总量的时间分布特征图


图4.3 各类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特征图

 

4.1.4不同类型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根据现代有轨电车发生事故的原因,可以将有轨电车事故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类:机动车驾驶员违规行驶、乘客过街不规范、交通指示系统存在不足。

表4.1 不同类型事故发生原因

 

4.2安全事故改善措施研究

 

针对有轨电车运行过程中比较突出的安全问题,从交通标线、交通标志、交通设施、交通组织等方面进行改善研究。下面分别介绍每一类安全问题的改善措施:

 

4.2.1有轨电车与机动车冲突-改善措施

4.2.1.1利用中央绿化带铺设有轨电车轨道,分离有轨电车与机动车辆,避免冲突。


图4.4 有轨电车铺设在绿化带内实景图

 

4.2.1.2在道路用地紧张路段,通过设置分时段有轨电车专用通道,在高峰时段分离有轨电车与机动车,保障有轨电车安全。


图4.5 有轨电车专用道实景图

 

4.2.1.3在有条件的交叉口,禁止同向行驶机动车左转,采取平面立交或街坊绕行实现左转。


图4.6 平面立交左转机动车流线图

 

4.2.1.4在道路交叉口区域进行改善:在进入路口前方设置机动车停车让行标志,警告机动车注意避让有轨电车;路口增设起落杆,在有轨电车放行时,起落杆降下,左转机动车禁行;路口内施画醒目的禁止停车标线,禁止机动车在路口内停车。


图4.7 交叉口处改善措施

4.2.2 机动车撞击有轨辅助设施-改善措施

4.2.2.1在有轨电车绿化边石施划反光黄线或导流线,防止机动车刮蹭有轨绿化缘石。


图4.8 有轨电车绿化边石施划反光黄线或导流线示意图

4.2.2.2在路口,对有轨电力线杆增设防撞墩,防止机动车撞击有轨电力线杆。


图4.9对有轨电力线杆增设防撞墩实景图

 

4.2.2.3增设太阳能道路方向指示灯,防止机动车夜间进入有轨车道、撞击有轨车站。


图4.10 太阳能方向指示灯实景图

4.2.2.4在路段,通过在有轨电力线杆两侧加装防撞护栏防止机动车撞击有轨电力线杆。


图4.11 电力线杆两侧加装护栏实景图

4.2.2.5在路段,通过对有轨电力线杆贴反光膜防止机动车撞击有轨电力线杆。


图4.12 电力线杆贴反光膜示意图

4.2.3有轨电车刮碰侵限体-改善措施

组织人员巡视,清理有轨车站周边侵限物体,并在有轨电车站台增设护栏,保持候车乘客与有轨电车的安全距离。


图4.13 在有轨电车站台增设护栏图

4.2.4消除安全隐患

4.2.4.1站台处增设机动车与有轨电车分隔护栏,防止乘客横穿马路进站。


图4.14站台处增设机动车与有轨电车分隔护栏图

 

4.2.4.2优化信号灯设施,设置醒目的液晶提示标志,方便白天及夜间区分有轨电车通行信号与机动车通行信号。


图4.15 信号灯设置液晶提示标志实景图

5.结语

 

现代有轨电车的引入能够改善人们的出行条件,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但是,目前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和应用仍然处于初期阶段,需要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和完善建设标准,才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在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组织四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安全事故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并在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研究成果将对于正在建设和将要建设有轨电车的城市提供重要参考。不同城市的交通出行特征和城市道路建设水平不尽相同,需根据各自特点和需求采取相应的运营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 卫超. 现代有轨电车适用性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2] 崔亚南. 现代有轨电车应用模式及区域使用性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2.

 

[3] 章华金. 现代有轨电车与快速公交BRT的比较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 .交通标准化,2013年6月,第11期. 84-87页.

 

[4] 于松伟,冯爱军,王燕凯,等. 轻轨交通系统技术标准及其应用研究[J] .都市快轨交通,2009(2):13.

 

[5] 覃矞,戴子文,陈振武. 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规划初探[J] .都市快轨交通,201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