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沈阳加快建设东北亚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的对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
全球范围内正在进行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重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并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成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沈阳市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未来产业选择和空间配置过程中,应该以国家、辽宁省的产业发展方向把持高度一致,选择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有历史特色的细分领域,作为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二、沈阳先进装备智能制造总体发展情况
(一)沈阳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
1.制造业门类齐全
沈阳工业经济基础雄厚,制造业体系完整、规模总量较大,是全国装备制造业集中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曾经创造过数百个全国第一。近年来,“沈阳制造”为天宫、蛟龙、神州、航母、大飞机等国家重大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
2.装备制造业根基深厚
装备制造业是沈阳工业的主导和根基,2017年装备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的68.7%,机械装备、汽车、电子信息、航空等多个重要行业和领域特色优势突出,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一定影响力。
3.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特色明显
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是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东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是辽宁省四大千亿产业集群之一,浑南软件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拥有国内第一个软件园、第一个国家级软件工程中心,第一家通过国际CMM5级认证企业。
(二)沈阳智能制造发展水平
1.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优势明显
沈阳智能装备中的机器人和数控机床产业已经形成良好产业基础,是沈阳发展智能装备的核心力量。机器人产业方面,沈阳拥有机器人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机器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成为国家首批确定的3个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数控机床产业方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多项产品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创新载体建设完善
沈阳集聚了众多装备制造业创新资源,拥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重大装备研发设计与制造体系。
3.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成效显著
东软医疗、富创精密等四家企业的4个项目获批立项为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和新模式应用项目;东软集团的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应用推广项目和沈阳机床的iSESOL工业云平台2个项目获批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新松公司的“机器人智能工厂试点示范”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三、沈阳先进装备智能制造现状空间分布
2017年通过的《沈阳市优化开发区(园区)规划完善功能配套的指导意见》,明确了17个省级以上开发区的范围和主要职能。
在全市17家省级以上开发区中,以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为主的有: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峡两岸科技工业园)、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道义经济开发区)、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沈阳综合保税区(区块二)、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沈阳片区)、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沈阳永安经济开发区等9个。基本锁定了沈阳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的空间载体。

 


以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为主的省级以上开发区(园区)分布图


四、沈阳先进装备智能制造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产业区空间分布零散,重点区域集聚程度不足。其次是各产业片区产业同构现象严重。第三产业链不完善,高端产业本土化配套率低。第四智能制造体系不完善,关键技术及核心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第五先进装备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发展不足。
五、先进城市发展经验借鉴
通过对广州、深圳、上海等先进城市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先进装备智能制造发展经验。首先是集群集聚发展,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建立先进装备制造业绝对优势。第二是区域互补发展,因地制宜的合理布局各片区主导产业,形成区域互补、各具特色产业功能片区。第三是集约高效发展,强化园区载体作用,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等因素提高制造业布局的合理性。
六、东北亚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空间优化布局对策建议
(一)构建合理的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产业体系
依据沈阳市先进装备智能制造发展优势和特点,结合先进装备智能制造的时代发展趋势和导向,坚持“高端引领、创新驱动、智能转型、集群发展”的总体思路,以重点产业门类空间布局优化为切入点,以建设先进装备体系、智能制造体系为着力点,以打造千亿级产业链(集群)为重点,构建“6+3”的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产业体系。推动“沈阳制造”向“沈阳智造”跨越发展,为建设东北亚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6”指六大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包括汽车制造产业、通用石化重矿装备产业、电力装备产业、航空装备产业、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
“3”指三大智能制造产业,包括机器人产业、数控机床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二)优化东北亚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空间布局
全市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锁定了沈阳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的空间载体,结合沈阳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建议东北亚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建设形成4个功能片区,包括铁西综合片区、浑南高新片区、东部汽车片区和沈北航空片区,共同构成东北亚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建设的空间载体。
其中,铁西综合片区包含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三环外的产业空间;浑南高新片区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沈阳综合保税区(区块二)和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沈阳片区)等政策叠合区域,位于四环路与创新路之间及莫子山周边的产业空间;东部部汽车片区包含沈阳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部和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三环以外的产业用地;沈北航空片区位于辉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沈北新区生产区内。

 


东北亚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空间布局图

(三)强化片区间的产业分工与功能互补
铁西综合片区主要向西南近海方向拓展,辐射于洪区、辽中区、新民市,结合优势产业资源,成为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主导区。主要发展汽车制造产业、通用石化重矿装备产业、电力装备产业、机器人产业、数控机床产业、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产业领域细分为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乘用车和专用汽车制造,以大型空分装置、成套设备为代表的通用石化重矿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业,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及核电装备,焊接、装配、重载物流、导购讲解等系列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及关键部件制造,大轴重货车、高速快捷型货车等先进轨道交通设备、铁路信号装备等。
浑南高新片区向南部空港方向辐射拓展,辐射苏家屯区,建设成为智能制造及智能服务主导区。以发展航空装备产业、机器人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为主。产业领域细分为民用航空维修和服务,智能、感知、交互、安全等方面的新一代机器人,以IC装备及精密零部件制造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PET-CT、CT、医疗级制氧机、双水平呼吸机为代表的高性能医疗器械。
东部汽车片区重点发展发展汽车制造产业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产业领域细分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大轴重货车、高速快捷型货车等各类货车整车产品等。
沈北航空片区重点发展航空产业,以军民融合为方向,产业领域细分为干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无人机整机、大部件与零部件研发制造、民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研发制造等。
(四)以产业园区建设带动产业链不断完善
根据各片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等因素,强化产业园区载体作用。特别是以航空、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的浑南高新片区,应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集聚效益,以新松机器人、软件园等园区建设为基本单元,围绕重点企业逐步培育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构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集约高效发展。东部汽车片区应围绕通用汽车、利源轨道交通等重点企业,集聚建设配套零部件及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园,提高本地配套比例。
(五)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类型。结合沈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础,按照服务于东北亚国际先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的要求,重点加强金融服务业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金融服务业方面,鼓励企业采用多种融资方式,支持装备制造企业与金融产业实现资本对接。建立科技风险补偿机制,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沈阳地区转化。
现代物流业方面,以沈阳港为依托,建设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中心城市,重点推进沈阳国际物流港示范园区、沈阳铁路综合货场、东北农产品冷藏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
(六)做好先进装备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空间的预留
沈阳制造业偏重型化,大型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企业普遍规模也较大。从优势产业和发展重点两方面看,未来沈阳也将不遗余力的扩发如汽车制造、通用石化重矿装备、电力装备、航空产业等大型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因此,在产业空间拓展方面,需要为未来大型项目的落地提前做好战略空间的预留。结合沈阳城市空间特征及向海发展的战略方向,建议在西部预留制造业发展的战略空间,具体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西,重点做好大规模连片用地的预留,避免小项目随意选址导致未来工业用地的碎片化,影响重大项目落地。

 


先进装备智能制造战略预留空间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