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浑河沿线城市设计
编制部门: 编制人员: 编制时间:2015年5月-2016年3月 点击:6839

编制部门:城市与景观设计所  

编制人员:毛兵、吕正华、佟磊、李鑫、王亮、崔浩、魏钰彤、洪菊华、陈雪、刘锴、张子航  

编制时间:2015年5月-2016年3月

获奖情况:2016年度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二等奖



规划背景: 浑河作为沈阳城市的母亲河,孕育着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沈阳中心区内浑河长约70公里,隶属七个行政区。对比世界级城市河流,浑河具有滩地宽、绿量大的特征,是沈阳最大的滨水开敞空间、城市主要的生态廊道、城市重要的公共活动与休闲空间。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浑河及其沿线地区出现了如用地功能比例失衡、交通可达性差、滨水风貌特色不突出等阶段性问题,使得浑河沿线未能发挥城市发展骨架的效用。为了更好的促进浑河沿线地区的发展、塑造滨水特色、完善城市风貌, 同时顺应国家城镇化发展趋势, 编制本次城市设计。




规划内容: 新一轮的沈阳市总体规划将浑河沿线定义为城市“银带”,与南北“金廊”构成沈阳城市发展的“大十字” 结构。作为沈阳城市发展的骨架,浑河沿线地区承载着科技创新、国际交流、文化产业和休闲旅游等城市职能,是助推沈阳服务与创新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的重要空间载体。设计从关注人与城市空间、社会行为的关系出发,以完善系统、塑造特色、提升品质、便于管理为目标,秉承“城河共融”的理念,寻求城市空间与自然空间的积极转变。从功能发展、空间形态塑造、道路交通优化、景观环境提升等方面入手,解决浑河沿线用地功能比例失衡、交通可达性差、滨水风貌特色不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不足等问题,以达到“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的目的。


规划创新: 设计以特色塑造为核心,通过筛选关键要素,提出特色与系统的设计与整合。并通过开放的城市设计工作模式及充分的公众参与,强化设计成果的针对性。同时针对以往城市设计成果不直观、实施性不强等问题,结合系统设计和管控落实,制定总体导则和分区图则,将设计成果转化为易于规划管理工作使用的文件,指导沿线相关规划的编制及具体的城市建设。

规划实施: 随着设计的实施,沿线部分公共设施及滩地公园已投入建设,城市中心段已建设完成,实现了浑河沿线由生态轴向功能轴的转变,加速了沈阳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的步伐。未来的浑河必将成为世界知名的都市型滨水休闲带,东北亚最具魅力的多元文化长廊,全国滨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