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北部副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部门: 编制人员: 编制时间:2017年2月20日起至2017年9月5日完成 点击:5653

编制人员:

张建军、宫远山、焉宇成、王阳、李佳阳、刘翀、贾及鹏、王柄荃、王娜、曾亮、奚小军、祁刚

编制时间:2017年2月20日起至2017年9月5日完成

获奖情况:2018年度辽宁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二等奖


项目背景: 2017年4月,沈阳市委印发《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全市“东山西水、一河两岸、一主三副”的空间结构。7月,《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获国务院批复,北部副城首次被划入中心城区,成为沈阳中心城区内的三大副城之一。北部副城以沈北新区蒲河新城为核心,包括于洪区平罗湾、大东区汽车城以及皇姑区北部经济区等四个组成部分,总面积240平方公里,现状发展存在开发建设缺乏空间统筹、功能布局不合理、建设核心不集中、建设管理不衔接等一系列问题。(图1)


在沈阳全力推进“多规合一”、“一张蓝图”,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大背景下,北部副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尤为突出,必须兼顾落实法定规划内容和统筹区域发展双重任务。



规划构思: 基于对北部副城现状问题的分析和项目难点的认识,落实沈阳战略和总规要求,实施问题、目标双导向,以优化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构建目标指标体系为统筹,突出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建设环境和谐共融的特色,打造健康居住、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商贸研发的综合新城功能,形成建筑风貌、街路空间、慢行系统、城市家具等方面的精致化控制引导,引领城市建设转向品质、内涵发展。


主要内容: 
1、明确规划目标,统筹空间格局
通过优化空间格局,提升城市品质,展现城市特色,集聚核心要素,规划将北部副城打造成为沈阳主城北部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现代生态新区。从“人口容量和建设用地总量双重控制”的底线思维出发,挖潜存量土地,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构建“一带四组团,一核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强化北部副中心的核心引领,促进各组团协同发展。(图2)


2、构建指标体系,完善各专项规划
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开展医疗、教育等专项研究,构建建设目标体系。精准供给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配置养老、文化、医疗设施凸显北部副城特色,实现公共服务设施达标率100%,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建成15分钟生活圈的完整社区。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改造主要交通节点,建立公交优先、高效低碳交通体系,慢行和公交出行比重不低于80%,实现高公交出行率、500米站点覆盖率,形成高密度慢行网和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图3)



3、面向规划实施,构建多重管控引导
识别核心公共要素,明确开发强度、建筑高度等控制要求;对各类用地兼容性进行定量控制,允许地块内混合多种用途。编制管理图则,以每个单元为基准,明确土地利用性质控制、五线控制、公共服务控制、开发容量控制等强制性内容,为规划管理提供法定依据。(图4)





规划特色: 专项支撑、三标管控,保障城市高品质建设。重点研究教育、医疗等8类专项研究,并构建目标、对标与指标三重管控体系,深入指导北部副城配套设施布局。
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推动城市健康发展。采用微信问卷、智能化大数据等方式,了解居民诉求、交通出行等现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规划措施。
多部门全协调,践行“多规合一”,促进规划管理的完善与进步。多个市级、区级主管部门全面参与规划编制,相继召开征求意见会和专家论证会等多次会议,形成全域覆盖法定化一张图,并录入“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为规划管理提供有利保障。


实施效果: 规划成果已通过审批,实施法定化“一张图”管理,有效推进大型文旅项目、工业园区项目落户北部副城,引导地块出让;指导了滨河景观带、公共服务实施、市政实施等项目实施建设。